2018年
2018年05项(222-226)其中:
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矮秆多抗小麦绵麦37及其衍生品种的培育与应用)
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附子/水稻规范化栽培新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)
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四川主要粮油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)
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四川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与应用)
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特色资源北川白山羊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)
2017年
2017年05项(217-221)其中:
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西南地区玉米主要病害和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)
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附子/水稻规范化栽培新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)
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白皮大粒多抗小麦品种国豪麦15和国豪麦18号选育与应用)
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高产豇豆品种的选育及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)
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油菜可持续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)
2016年
2016年08项(209-216)其中:
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(优质专用型绵薯系列甘薯品种的选育与应用)
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贡献奖1项
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(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);(丘陵山地玉米 “五改”密植高产高效技术及集成应用)
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工业专用高芥酸油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)
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高配合力、优质、多抗、广适玉米自交系绵723选育与应用)
绵阳市科技进步杰出贡献奖1项
绵阳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(国审高产抗病优质弱筋小麦品种绵麦367和绵麦51选育及产业化)
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秸秆和鸡粪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)
2015年
2015年05项(204-208)其中:
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抗病高产小麦品种绵麦41等的选育与应用)
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高品质香型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与应用)
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高配合力、优质、多抗、广适玉米自交系绵723选育及应用)
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工业专用高芥酸油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)
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丘陵山地玉米高产创建技术及集成应用)
2014年
2014年02项(202-203)其中:
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优质专用型绵薯系列甘薯品种的选育与应用)
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抗病高产小麦品种绵麦41等的选育与应用)
2013年
2013年04项(198-201)其中:
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(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)1项(高抗条锈病绵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选育与推广)
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(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)(马铃薯周年生产技术体系构建与推广)
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水稻:高品质香型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与应用)
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优质专用型绵薯系列甘薯品种的选育与应用)
2012年
2012年03项(195-197)其中:
贵州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贵农系列小麦抗病种质的创制和应用)
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优质抗病籼型水稻新材料绵5A、B的创制与应用)
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隐性核不育两用系杂交油菜高产优质制种技术的创建及应用)
2011年
2011年02项(193-194)其中:
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多抗丰产优质矮秆小麦品种绵麦37选育与应用)
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创建)
2010年
2010年03项(190-192)其中:
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玉米热带种质创新与西南山区高产优质广适新品种的选育应用)
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优质抗病籼型水稻新材料绵5A、B的创制与应用)
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玉米热带自交系创制及山区优良新品种选育应用)
2009年
2009年05项(184-189)其中:
农业部、中国农学会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(甘蓝型油菜新材料绵7MB-1与核三系育种方法的创制及应用)
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甘蓝型油菜新材料绵7MB-1与核三系育种方法的创制及应用)
三等奖1项(大穗型丰产优质白皮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应用)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;二等奖1项
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;甘蓝型油菜新材料绵7MB-1与核三系育种方法的创制及应用
2008年
2008年01项(183),其中:
国家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(优质高配合力重穗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725的选育和应用)
2007年
2007年02项(181-182),其中:
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(优质高配合力重穗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725的选育和应用)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穗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725的选育和应用)
2006年
2006年01项(180),其中:
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
2005年
2005年01项(179),其中: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
2004年
2004年01项(178),其中: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
2003年
2003年03项(175_177),其中:
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;(优质高配合力重穗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725的选育)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;二等奖1项
2002年
2002年03项(172__174),其中: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;二等奖1项; 三等奖1项
2001年
2001年01项(171),其中:
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1999年度奖,证书日期2001.5.30)
2000年
2000年01项(170),其中:
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丰产耐旱优质饲食兼用型甘薯新品种绵薯四号)
2000年前
1999年07项(163__169),其中:
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501的选育及应用);三等奖1项(《四川小麦》专著)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;二等奖2项;三等奖1项
1998年06项(157__162),其中:
省档案局信息开发一等奖1项;三等奖1项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;二等奖1项;三等奖2项
1997年11项(146__156),其中:
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多抗丰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绵阳26号);二等奖1项(印水型新质源水稻Ⅱ——32——8A的选育及其在四川的应用研究);三等奖4项(高产优质白皮大粒小麦新品种绵阳25号的选育;地市州农科所设置条件和建设标准的基础指标研究及推广;油菜增株控氮避病高效技术研究;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D优501二汕优501)
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
市政府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;一等奖1项;二等奖1项;三等奖1项
1996年06项(140__145),其中:
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杂交稻粒黑粉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)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;二等奖1项
农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;二等奖1项;
丰收计划二等奖1项
1995年05项(135__139),其中:
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玉米新品种“绵单一号”的选育)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
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;丰收计划二等奖2项
1994年08项(127__134),其中:
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甘薯新品种渝薯34的选育)
省政府星火计划二等奖1项(杂交水稻不育系II-32-8A的提纯保纯各超高产制种技术)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;二等奖3项;三等奖2项
1993年10项(117__126),其中:
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油菜新品种“绵油94”选育)
星火计划三等奖1项(丘区小麦高产配套技术指标化的研究与推广)
农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
丰收计划二等奖1项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;二等奖3项;三等奖2项
1992年09项(108__116),其中:
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高淀粉红苕新品种绵粉一号)
星火计划三等奖1项(水稻节水栽培高产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)
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
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;三等奖4项
1991年07项(101__107),其中:
国家计委、科委、财政部“七五”攻关重大成果奖1项(甘薯新品种绵粉一号)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;二等奖3项;三等奖2项
1990年04项(97__100),其中:
农业厅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
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;二等奖2项
1989年05项(92__96),其中:
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早播早熟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绵阳20号)
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;三等奖1项
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
1988年04项(88__91),其中:
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(四川省大豆地方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;四川省化肥效应研究)
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;四等奖1项
1987年08项(80__87),其中:
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高产优质抗锈小麦新品种“绵阳15号”)
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(中国棉花品种系谱;油菜中熟高产品种“绵油26号”选育;四川省化肥区划)
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;四等奖2_项
1986年04项(76__79),其中:
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绵阳地区小麦单产过500斤综合技术研究);三等奖3项(小麦新品种绵阳19号;川西北冷温区合理布局杂交稻及相应栽培技术研究;小地老虎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)
1985年07项(69__75),其中:
国家科委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(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绵阳11号)
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其成果应用)
农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1项(水稻温室两段培育多蘖壮秧的新技术);三等奖1项(绵阳地区500万亩中稻单产过千斤技术研究)
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(小麦新品种绵阳12号)
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三等奖2项
1984年07项(62__68),其中:
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3项(四川省小窝小麦疏株密植技术;经济评价方法在农业科技管理中的应用;徐薯18的推广);二等奖2项(粉锈宁样种防治小麦锈病研究;四川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规律调查研究)
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绵阳地区土壤有效率硼、锰、铜、含量及效益区划)
四等奖1项(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群体结构研究)
1983年17项(45__61),其中:
国家科委发明一等奖1项
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2项(小麦新品种绵阳11号;四川省旱地麦玉苕三熟制新技术);二等奖1项(省主要作物锌、锰、硼、铜缺素境与防治) ;省政府科技推广一等奖1项(绵阳11号促进小麦增产);进步二等奖1项(农业科研经济评价方法及其在科管中应用)
三等奖1项〔四川省73-82年小麦品种(系)抗 病性(条、叶锈白粉、赤霉叶枯)联合鉴定及抗源筛选〕;四等奖1顶(油菜新品种“3038”)
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;推广四等奖1项
地行署科技推广一等奖2项;三等奖2项;进步三等奖2项;四等奖1项
1982年12项(033__044),其中:
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四川地区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规律调查研究); 三等奖1_项(水稻坐兜与锌的关系研究)
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
地行署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;二等奖3项 ;荣誉奖1项
1981年11项(022__032),其中:
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(棉花洞A雄性不育一系两用杂交优势利用);
三等奖3项(水稻主要性状遗传传传基递规律研究;微量元素四川主要土壤锌硼含量及肥效试验研究;汉源含钾磷矿生产钙镁磷肥及肥效试验);四等奖1项(适宜中稻茬短期绿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及肥效试验)
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;三等奖2项 ;
地行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
1980年002项(020__021),其中:
农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1项(小麦品种抗锈鉴定抗源品种选育有锈病19号鉴定,拜米佰6447应用技术试验)
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广汉县农业区划调整研究)
1979年015项(005__019),其中:
省革委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(小麦新品种绵阳11号);三等奖2项(沼气肥效及应用的研究;棉花雄性不育系研究);四等奖2项(星花大队山、水、林、路综合治理;大面积育蜂治虫技术)
地科委科技成果荣誉奖10项
1978年004项(001__004),其中:
省委、革委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(棉花抗枯萎病新品种川73-27育成);荣誉奖3项